不同顏色是代表不同品種嗎?還需要查詢相關資料或請教專業的人。
維基百科:
紅藜為莧科藜亞科藜屬之台灣原生種植物。傳統稱為紅藜,於2008年12月正名為台灣藜,是台灣原住民耕作百年以上的傳統作物,布農語稱為mukun,排灣語稱為djulis或tjulis,卑南語稱為duli,魯凱語稱為baae或ba'e,阿美語稱為kowal。其為一年生草本植物,植株生長強健、耐旱性極佳,而其中的穀粒被稱「料理界的紅寶石」,由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蔡碧仁教授提名。聯合國命名2013年為「國際藜麥年」。
用途
在台灣,紅藜為原住民傳統的糧食作物,多與稻米、糯米或芋頭共煮,成為粽子、竹筒飯,或供作釀造小米酒之用,而非原住民也開始把它與麵粉共煮,成為烘培和餐飲料理。目前在屏東(瑪家鄉)、臺東與花蓮地區原住民有栽種。[
營養成分
紅藜之蛋白質含量高達14%[需要解釋],與小麥相當,為稻米的2倍;其膳食纖維高達14%[需要解釋],為燕麥的3倍,地瓜的7倍。礦物質含量方面,含鈣特別豐富,高達2,523 ppm,為稻米的42倍,燕麥的23倍;鐵質與鋅的含量也很高,分為地瓜的11倍與8倍。此外,紅藜也含有重要的硒與鍺元素,並具有全部九種高量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,例如離胺酸(lysine)、纈胺酸和組胺酸等,其離胺酸為稻米的5倍,而離胺酸可幫助鈣質吸收,促進膠原蛋白合成,幫助抗體、荷爾蒙及酵素的製造等。另外含有甜菜紅素(Betacyanins)、甜菜黃素(Betaxanthins)、黃酮類(Flavonoids)等抗氧化物。紅藜也有很高的抗發炎效果。
台東紅藜
「台東紅藜」泛指種植於台東的台灣藜,由行政院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於2015年(民國104年)建立並行銷「台東紅藜」品牌,以強調台東品質做為市場區隔。
台東紅藜季
每年1月底至3月初為最佳賞花期
台東地型與氣候
台東土壤偏屬沙質土壤地,相較於一般平地更適合裁種抗旱作物,而原住民也以輪種的方式輪流栽種小米與紅藜,用以平衡土地生態。
屏東紅藜
「屏東紅藜」泛指種植於屏東的台灣藜,由中央原住民族委員會指導,屏東縣政府主辦,工研院執行原鄉特色生態釀產業及科技農業示範區推動計畫,在原鄉導入「農業六級化」計劃,從建置作物栽植管理系統,到把廢棄稻殼加入土壤的「生物炭技術」,以調節土壤酸鹼度到達適合紅藜的生長環境。為健全計畫生產組織的共享與共同成長,也成立[屏東縣原住民特色農業推動協會],盼能推動多元並友善產銷環境,讓原鄉紅藜產業可以成為原民重要經濟作物。
可食用的紅藜榖粒比芝麻還小
五年7班
五年6班
五年5班
五年2班
五年1班
其他兩班忘記拍照留念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